top of page
  • 作家相片鄭子遴

從教育電視說到電視教育


通訊局以收視率持續偏低為由,准予免費牌照電視台停播教育電視,很多人會感到惋惜。我小時候都喜歡看教育電視,裡面的世界壓根兒就是個烏托邦。沒有老師是不體貼學生的需要,亦沒有父母是不關懷孩子的身心靈健康,孩子的好奇和淘氣完全得到成人的包容,最要緊的,是沒有解不了的題目。每當教育電視節目完結之際,就是我回到現實的沮喪之時。


教育電視存在的意義,並非在於為學生解決學習的問題,而是它塑造了一個理想國度,期望觀眾感受教育的美好。這好比一些國家或城市的官方宣傳片,介紹當地的景點、文化及人民生活狀況等,一切都是那麼迷人吸引。人常常被影像影響,把看見的都當為真實的,或信以為真。其實自上世紀電視橫空出世以來,我們都被電視教育著,漸次影像(VISION)成幻象(ILLUSION)電視成功俘虜我們,隨時左右我們的思想,尤其是一個接一個的廣告,小孩子都著了魔似的,目不轉睛地看廣告,大人們更隨時以廣告作為他們購物的依歸。莫怪乎有學者認容電視為IDIOT BOX。


如果電視是把殘酷現實塑造成完美烏托邦的IDIOT BOX,我們這麼多年都被電視教育成為一個怎樣的人?為了逃避現實而寧願一頭栽進這個盒子裡的美好世界,新聞報道員說的就是事實,專家說的就是權威;演員飾演的警察就是好人,犯了法的角色就必然是行差踏錯的壞蛋。這些附帶在影像之中傳達出來的信息,慢慢蠶蝕我們的腦筋,使我們一心嚮往那個由電視編造出來的理想國,因此當一個政權要控制人民,首要占領的橋頭堡就是媒體,而媒體之中,尤以電視台首當其衝。


我們不妨細心思考一下,閱讀一本書所花的時間,往往比一個電視節目要長,這並非因為書本沉悶,而是文字帶領人進入另一個想像的世界,讓人在那裡尋求獨立思考、明辨是非、培養情感,不會因衝擊眼球的影像而蒙蔽靈魂的眼睛。眼睛吸收影像,很多時候是被動的,而閱讀永遠只有當讀者採取主動時才能發生。這反映一個地方,愈多人閱讀,就會產生愈多的文字資訊,每個人都會主動尋找不同的文字資訊,藉以比較分析,繼而消化沉澱,慢慢形成自己的想法。這個閱讀和反饋的過程,就令那個地方的人成為有思考的人,不容易被蒙騙和愚弄。


閱讀的過程,也就是教育的過程。林語堂先生曾戲言,要大學生學有所成,只需把他們困在一所完備的圖書館裡,任他們閱讀,四年後,就能出現不同的學者專才。這當然有點誇張,但當中的道理亦顯然而見,教育的任務是激發人有學習的意欲,鍛鍊人主動尋求真理和學問的心志。如此,提供一個自由的閱讀和書寫空間是切實需要的,而那些教育電視、網上練習,以及永遠做不完的工作紙,大可不必了。


25 次查看0 則留言

Comments


bottom of page